笔百科

人本管理是什么意思(中国古代的人本管理思想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21 10:37:12    

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之一,而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,这在时间上比著名的“霍桑实验”要早许多。据《尚书》记载,中国尧舜禹时期就已经有了“以民为本”的管理观点;东周时代,一些有识之士明确提出了“民本”的概念,并在当时的思想理论界极力宣扬民本管理思想的合理因素。

《管子·权修》的作者认为,“天下者,国之本也;国者,乡之本也;乡者,家之本也;家者,人之本也……”《管子·霸言》中指出,“以人为本,本理则固;本乱则国危。显然,这其中已经蕴含着人本管理的思想。


《三略》系宋神宗元丰年间《武经七书》之一,历来为兵家所推崇。尤其是书中的以民为本的思想,对我国今天的治国安邦和企业管理仍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。《上略》曰,“军国之要,察众心,施百务”,“世能祖祖,鲜能下下。祖祖为亲,下下为君......英雄者,国之干;庶民者,国之本,得其干,收其本,则政行而无怨。”意思是说,统军治国的要诀,在于体察民心,努力处理好各种事务。


世上的君主多能尊重他的祖先,但很少能爱护他的民众。尊重祖先只是家族的礼法,爱护民众才是君主的盛德。英雄是国家的骨干,民众是国家的根本,获得了骨干,掌握了根本,政令就会通行而不致引起民众的不满。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,能够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,能够正确理解“英雄”和“庶民”之间的关系,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。

相关文章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