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百科

东北结婚风俗有哪些(东北农村是怎样嫁娶的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30 08:22:05    

婚姻是繁衍后代,延续家族的重要方式,也是老百姓最关注及脍炙人口的美事,成语“终身大事”就是指的婚姻,中华民族地域辽阔,婚姻习俗出现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。传统婚姻习俗中有的精华,有的糟粕,有的现在还在使用,有的已经消失,延续下来的习俗一定是在程度上简化改良或者省略。今天我们就讲一下,北方农村在嫁娶当天四个步骤。它们分别包括“迎亲”、“送亲”、“婚礼”、“闹洞房”。

迎亲队伍


东北婚俗中,婚礼当天新郎来新娘家迎娶时,亲迎亲队伍人数上是有规定的,大多是十几人,但人数必须是单数,这是一支十几人的队伍中不能有新郎的父母,但必须带上一个童男或一对童男女来“压车”。

必须要带的东西有:猪的里脊肉一条,是给新娘的母亲吃的,这叫做“离娘肉”;几根大葱,用红线绑着,寓意着生活过得充实;一个由红布裹住的斧子,见到新娘时会让新娘坐在屁股底下,它寓意“作福”;还有一个红脸盆,里面装满了琳琅琐碎的生活用品,这叫作“聚宝盆”;聚宝盆里必不可少的一把钢蹦钱,见到新娘时会撒在新娘面前,这叫作“抓福钱”,新娘在“抓福钱”的过程中娘家人会提醒新娘给娘家留点。

娘家人会端上一碗带着鸡蛋的面条给两位新人吃,这叫“滚蛋面”。两位新人吃面的时候娘家人会在一旁低声的提醒:不要都吃了!是怕两位新人日后和娘家的关系走远。

滚蛋面

新郎来到新娘父母面前经过“改口”后,会背上新娘带着红布包裹的斧头及“送亲”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,送亲的队伍则必须是双数,当然不能有新娘的父母亲,新娘家也会有一对“压车”童男女跟随。

届时新郎的小伙伴们早已经在新房前按耐不住,他们兜里会揣着“五谷杂粮”,有的会夹杂着独门暗器“老苌子”,正摩拳擦掌的等着并商量:打新郎还是新娘?还有坏小子会出主意:我们打女宾相吧?!

送亲大队人马来到新房会观摩新房装修布置,新娘的弟弟、妹妹经过“开灯”、“拉窗帘”、“压床”仪式后,迎亲、送亲队伍会随着新人来到婚礼现场,会留下一个有儿女、家庭美满幸福的“全福”妇女看新房,在北方叫“福奶奶”。

婚礼现场

新娘会在新娘父亲的陪伴下,穿着雪白的婚纱缓缓走向新郎,“典礼”正式开始了。这时人们会诵上对新人的祝福:祝愿一对璧人美满幸福;祝愿小家庭早日喜得贵子;祝愿新人白头偕老;祝愿新人比翼双飞等等。

新娘会在典礼中给婆婆戴花,当然婆婆、公公的“改口钱”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司仪会想尽办法调侃新人来渲染欢乐的气氛。

随着婚礼流程“婚宴”正式开始,新人婆家为了答谢前来祝贺的友人及前来送亲的娘家人,会准备丰盛的午餐,分别分为:“娘家且”和“婆家且”,当然为了表示对娘家人的尊重,“娘家且”桌上会单独多上两道菜。


洞房

天色渐晚,“闹洞房”也是北方农村婚礼当天重要的环节,新郎、新娘的朋友会借着结婚的喜庆,和一对新人开玩笑,要求新人做各种游戏,不同程度上为难新郎、新娘。

依照旧风俗男方家会大罢宴席三天,但随着社会的进步,北方农村婚俗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传统婚礼习俗也逐渐被现代婚俗代替。中式婚礼上逐渐夹杂着更多西方文化色彩。尽管婚礼形势在变化,但是,中国传统婚姻文化里喜气洋洋的吉祥色彩,仍然没有改变,婚礼仍然是最热闹,最隆重的人生仪式。

相关文章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