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百科

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(唐朝的悲剧,安史之乱有多乱?叛乱因何而起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09 09:06:48    

安史之乱有多乱?

皇帝出逃,宰相被砍成肉泥,贵妃被绞死在梨树下,繁华的世界第一大都市长安,人烟断绝,整个国家直接走向衰落。战乱一持续就是八年,结果人口减少了3000万,那么,这场叛乱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?

其一,土地吞并严重,唐朝初期,国家给每个人分了一块土地,叫做均田制,但地主们手里还有好多土地,土地还能买卖。结果就是,这个制度阻止不了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。到了唐玄宗的时候,情况就更糟了,很多老百姓没地种,变成流浪汉,唐朝的根基也就坏了。

其二,边防节度使的权力过大,唐朝一开始的时候,有个叫府兵的军队,这些人地位高,待遇也不错,大家都愿意当兵。后来,因为经常要打仗,这些府兵被派去边疆或者出征,一去就是好久,说好的轮换休息也做不到,连带着他们的好待遇也没了,结果很多府兵就不乐意了,开始想办法逃兵或者干脆跑路。

到了唐玄宗的时候,一看情况不行,府兵制玩不转了,就改成了募兵制。谁来当兵就给谁发工资,变成了拿钱干活的雇佣兵。

募兵制这么一搞,就好比是给将领们发了个“超级加强包”。以前的府兵是轮流来的,将领和士兵之间没啥长久的感情,也不好拉帮结派。现在可好了,士兵们都是将领出钱养的,将领带着同一批兵打仗,一打就是好几年,兵将之间的关系,比亲兄弟还亲,时间长了,就容易形成自己的小圈子,也就是军阀的雏形。

节度使,他们不光管着军队,还管着地方的经济,就是地方上的老大。他们手里握着钱袋子,又拿着枪杆子,想干嘛就干嘛,只要自己会经营,拉起一支队伍来,就是小菜一碟。例如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,仅他手里掌管的三镇兵力就高达十五万人,隐隐有了和朝廷抗衡的形势。

其三,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。唐玄宗晚年的时候,对处理国家大事就没那么上心了,沉迷于酒色,国家大事,他就交给了宰相李林甫和后来的杨国忠来处理。

李林甫表面上笑嘻嘻,背地里却暗算有才华的人。跟宦官勾结,把不少能干的官员都排挤掉,等他死了之后,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,更是拉帮结派,贪污受贿。

朝廷自己掌握的军队也不行了。以前的府兵制被废除了,换成了骑兵,这些骑兵训练不足,战斗力弱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都比不上那些节度使手里的兵。再加上,唐朝还和吐蕃、南诏这些地方打仗,结果老是打败仗,弄得国家疲惫不堪,国库也空虚了。

杨国忠和安禄山,他们俩就像是两条疯狗,互相撕咬,闹得不可开交。杨国忠仗着自己是杨贵妃的亲戚,手里有权有势,就整天想着怎么打压安禄山,想把他逼到绝境。

安禄山也不是省油的灯,他手里有兵有地盘,眼看杨国忠这么挤兑自己,心里那个火大啊。这场权力斗争,更关键的是,它让地方势力和中央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了。后来也成了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直接导火索。

其实,唐朝在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财政压力和复杂的地方问题时,选择了一条放权的路子,把很多权力交给了节度使,让他们来代替皇帝管理地方。各个节度使就能更接地气,反应也更快,因为他们了解当地的情况,收税也更方便。

问题是,随着权力的放大,节度使的力量越来越强大。即使没有安史之乱,可能也会出现其他的叛乱。毕竟,地方的权力一旦膨胀,中央的控制就会变得越来越弱,最终导致更多的麻烦。

唐代的节度使、汉代的州牧,还有晚清的军阀,都是一个道理:中央无力管理,选择把权力放给地方。结果呢,地方的势力越来越大,最后反过来对中央形成了威胁。

相关文章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